冬天的夜晚總是來得很快,當人們在明亮而整潔的公路上行駛時,腳下是平坦而幸福的回家之路,讓人心情舒暢。然而,為延長道路“生命”的養路工人,他們的腳下更多的是汗水,是刺鼻的瀝青,是讓他們堅定不移甘心為群眾換坦途的信念。
城市道路路面破損如不及時處理,一條裂縫就會發展成兩條、三條,多了就形成了網裂,網裂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坑洞,有些會導致路面下沉,存在安全隱患,特別是雨季的時候,瀝青比較怕水,加上行車的作用下,路面特別容易受損。破損發展特別快,養路工在修補路面時,為了防患于未然,大多采用預養護機制,在路面出現結構性損壞之前就積極采取措施養護,如一旦出現裂縫,就采用瀝青灌縫進行修補,讓水滲不到基層里面,避免破損繼續擴大。
修補路面銑刨是第一道,為保證平整度,需反復銑刨。銑刨機下來后,先是一點點把多余瀝青塊鑿掉,銑刨機撤離,養路工們拿上鐵鍬,一鏟一鏟將廢料裝上車,車斗比人高出一個半頭,每一鏟都必須高高舉起鐵鍬,奮力一甩,不出一分鐘,大家的汗水已浸濕后背,接下來就是將路面清理干凈,在銑刨平整的路面上噴灑粘層油,以便老瀝青和新瀝青更好地粘合。滾燙的瀝青被鋪散開后,溫度會快速下降,粘合度也隨之下降,特別是在冬天鋪設瀝青,必須快速作業,保證工程質量。最后是壓路機把新瀝青壓平整,這道工序也需要來來回回好幾次。
等完成全部路面修補工作時,黑色的天幕已然落下,忙了一天的養路工們,在微黃的路燈下整理行裝,踏上回家的路,那漸漸遠去的團團橘色,在路燈下顯得更加靚麗……這樣的畫面不禁讓我感慨:冬天的夜晚并不是只有嚴寒和寂寥,還蘊藏著無數的美麗,這種美麗來源于內心,是內心深處一股裊裊的炊煙,就象晚禱的鐘聲,遠遠傳來,帶著美好的祝福,將美麗播撒在道路的每一個角落。 (李方艷)